第三百三十六章 逼刘协割肉(2 / 2)

董承心中一惊,忙道:“河内乃大汉之土,陛下派兵收复,乃是天经地义之事,那袁方分明存有谋逆之心,他声言诛杀老臣,只是借口而已,请陛下明鉴啊。”

刘协不语。

这时,董昭便站了出来,拱手道:“董国丈这话就有点过份了,大司马大将军的举动,确实稍有过份,可就算如此,难道种辑就可以用下毒这等卑鄙手段,去谋害大将军吗?”

“这……”董承眉头一皱,只得道:“种辑所为,确实不妥,可是……”

“所以说嘛,大司马大将军今陈兵洛阳四方,完全是被种辑所为激怒,而种辑又是国丈你所推荐才带兵入河内,大将军他迁怒于国丈你,也是天经地义之事。”

董昭不给董承辩驳的机会。

董承愈发尴尬,却强作正色道:“就算如此,难道他就可以兵围洛阳,公然威胁天子吗?”

董昭叹了一声:“大将军他诛袁术,灭袁绍,尊奉陛下,实可谓功高劳苦,而今却遭人下毒谋害,多半也是被寒了心,一怒之下才会如此。”

这番话后,董承便无言以应。

刘协深吸一口气,问道:“董爱卿,那依你之见,朕当如何处置此事?”

董昭想了一想,正色道:“臣以为,陛下应当为大将军他加官进爵,重重的封赏于他,以厚恩相待,方才能平息大将军的愤怒。”

加官进爵?

“朕已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。更封他为县侯,已是位极人臣,还能再怎么给他加官进爵?”刘协皱着眉头道。

董昭清了清嗓子,高声道:“臣以为。陛下当加封大将军为国公。方以表彰大将军的功绩,安抚其心。更能体现出陛下赏罚分明。”

加封国公!

此言一出,大殿之中,顿时又是一片哗然。

钟繇等袁方一系的大臣们,纷纷附合董昭进言。劝说天子加封袁方为国公。

那董承却急道:“陛下,袁方身为异姓,焉能封国公,这可是自光武以来,都没有的先例啊。”

国公国公,一国之公,位虽低于郡王一等。但同样拥有着建国称公的权力。

汉以郡国并行,例如那北海国,名义上就是郡王的封国,而自光武以来。能有封国者,只有刘姓诸王。

而当年王莽代汉,正是先从加封国公开始,故自光武中兴以来,异姓封国公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禁忌,两百余年来,更没有一人被封国公,哪怕是那些权倾天下的外戚。

刘协眉心凝成了一个“川”,忧色更重,显然董昭的进言,也触碰到了他的禁忌。

董昭却正色道:“此一时彼一时,方今天下大乱,若还因循守旧,只会寒了臣子之心。陛下若还不舍得一个国公的封号,到时大将军兵临城下之时,只怕就后悔莫及了。”

董昭这是在委婉的“威胁”,逼迫刘协屈服。

刘协身形一颤,眉宇间,立时闪过一丝惧色。

他回想起了当年被董卓,被李郭等西凉诸侯挟持,连吃饭喝水都被监视,丝毫没有尊严的日子。

今若袁方一怒之下,攻破了洛阳,只怕他就又要重温那般暗无天日的苦难。

现在,他若应了董昭所请,虽然心里边不舒服,但到底在这洛阳城中,一切还都是他说了算,至少他还保存着帝王的尊严。

沉吟许久,刘协长叹了一声,无奈的一摆手:“罢了,拟旨,就封他为国公吧。”

……

两天后,董昭携着圣旨,来到了黄河北岸的袁方大营。

中军大帐中,董昭当着谋臣武将的面,向袁方宣读了天子之旨,正式加封袁方为齐公。

这圣旨一宣读完毕,大帐之中,顿时沸腾了。

袁方进封国公,这意味着能建国称公,意味着他们这些誓死追随的谋臣武将,水涨船高,也能在袁方的封国之中,谋取爵位食邑。

官位可以因年龄而卸任,爵位和食邑,却能子子孙孙,世代的传下去,世代造福子孙。

这些当世豪杰们,之所以追随袁方,当然是为袁方的气度和实力折服,但凭心而论,谁又不想跟着袁方,搏一个荣华富贵,封侯拜相。

今日,天子这道圣旨,意味着他们离梦想,又迈近了一步。

而袁方封国公的消息,很快也遍传全营,七万将士无不欣喜万分,整个大营都为之沸腾。

将士们都知道,他们的主公进封国公,将官们可以封官进爵,他们这些小卒,必也可以获得赏赐,谁人能不欢欣。

“齐公,这个‘齐’字的封号,可算公仁你有心了。”袁方亦面带欣慰道。

董昭笑道:“国公崛起于青州,而青州又属齐地,以齐为国号,对国公来说,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,故昭便自作主张,为国公请得了这齐公的封号。”

袁方微微点头,以示满意,却又道:“天子恐怕也是畏于我军势,所以才割肉封了我作齐公,你觉得,我应该就此罢休吗?”

“当然不能。”董昭连连摇头,“天子加封国公为齐公,只是迫于无奈,要知道,咱们这位天子,那可不是省油的灯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