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九章分歧(1 / 2)

缓缓放下崇祯皇帝的手谕,赵无忌觉得有些烦闷,这已经是崇祯第二次降下旨意,让自己前去拯救德王了。

虽然说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,但古代皇权至上皇帝金口玉言,说一不二,作为崇祯手下的臣子,崇祯想要坚持的事情,赵无忌不能不引起重视。

鱼我所欲也,熊掌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也。

在赵无忌的内心世界里,五十万百姓便是那只熊掌,而德王却远远算不上一条鱼,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小虾米而已。

救这种混吃等死的王爷,有何意义?

但是赵无忌今日的权势,可以说都是来自于崇祯皇帝,崇祯皇帝想要收回赵无忌身上的权力,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。

暂时还没有起兵谋反心思的赵无忌,终于开始正视崇祯的意见,认真思量起拯救德王的可行性。

多尔衮所部都是骑兵,若是自己出手,带着徐彪吴三桂陈国宝共万名骑兵,击破多尔衮,救出德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。

但那些被皇太极劫掠去的百姓怎么办?

五十万百姓是赵无忌无论如何都要去救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,满清三路大军齐头并进,追赶其中一路,便只能舍弃其他两路兵马,一边是几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,另一边是崇祯皇帝的旨意,这又该如何取舍?

只是,崇祯皇帝,为何会如此重视德王呢?据赵无忌所知,历史上的德王,与崇祯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亲密,他想不明白崇祯为何如此固执,接二连三命令自己去救德王。

“赵大人,要不我等先去攻打多尔衮,救出德王后,再去追击皇太极,拯救那里的民众百姓?”眼看赵无忌犯了愁,徐怡在一旁提出了一条思路。

赵无忌皱着眉想了一会,最终还是轻轻摇了摇头,多尔衮有勇有谋,是满清诸王中最难对付的一人,他能征惯战,绝非易与之辈。

与多尔衮的交手,定然是一番耗时良久的苦战,若是在与多尔衮的较量中花费太多时间,皇太极很容易会趁此机会,带着那几十万劫掠来的百姓远遁千里,返回辽东,这是赵无忌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形。

自己冒了这么大的风险,亲自带着数千人前去迎击十万精锐清军,目的不就是为了拯救这些可怜的百姓吗?若是让皇太极带着这些百姓在自己眼前跑掉,赵无忌无论如何都不会原谅自己。

赵无忌在这里左右为难,片刻之后,接到通知的虎大威,猛如虎,吴三桂等人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赵无忌的帅帐之中。

几人看向赵无忌,齐齐抱拳施礼:“末将见过大人。”

赵无忌这才回过神来,急忙伸手示意众人落座,“哦,几位将军到了啊,快快请坐。”

将军们又向一旁的徐怡施了礼,这才纷纷坐下,陈国宝,韩勇,徐彪三人坐在赵无忌的左侧,吴三桂,虎大威,猛如虎三人坐在赵无忌的右侧,徐怡则坐在赵无忌的左手边,她是郡主,身份贵重与众不同。

赵无忌扫了一眼身边的众将,心想虎大威,吴三桂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名将,也都是一时人杰,自己出兵之事,不妨探探他们的口风,而自己的困惑,或许他们会有解决之道。

想到这里,赵无忌便吩咐手下将地图挂了起来,“本官得到消息,鞑酋皇太极劫掠我汉家五十万百姓,意图挟裹回辽东,当他们满清的奴隶,本官如何能让鞑子的图谋得逞?这些百姓,本官救定了!本官打算率军前去征讨皇太极,不知诸位以为如何?”

此言一出,跟随赵无忌多年,早已了解自家主帅心思的陈国宝,韩勇二人倒是面色如常,内心毫无波动,甚至还有一些跃跃而试的兴奋之情,而在场的其他众人,心中顿时掀起波澜。

徐彪有些崇拜地看着坐在上首的赵无忌,心想短短数年不见,赵大人的实力不断成长,时至今日,竟已恐怖至此,居然以一万兵马,便想单挑皇太极的四万大军。

徐彪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,他与赵无忌也是旧识,没想到当年秦淮河畔的小秀才,转眼之间数年过去,竟然已经走了这么远。

虎大威,猛如虎二人则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,二人虽然都是大明有数的猛将,作战一向勇猛果敢,但却也没敢抱着与清军主力正面对决的心思。

两人原本打算一路紧追清军不舍,待到三边总督洪承畴率十余万西北大军杀到之后,再配合洪承畴,利用清军露出的破绽,伺机消灭小股清军,却没想到自家主帅胃口如此之大,居然想去直接干倒对方大汗率领的清军主力。

虎大威看着身旁的副将,心想自家大人才是真正的猛如虎。

端坐在虎大威身旁的吴三桂,听了赵无忌的话,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,去追赶皇太极,与清军主力决战?吴三桂觉得这和送死没什么分别。

他在心中再度确认了赵无忌此人实在是胆大包天,也更加坚定了他设法从此地早早脱身的念头。

军功什么的,他吴三桂不要了!

虎大威吃惊之后,定了定神,依旧冲着赵无忌,抱拳说道:“大人所言极是,鞑子暴行,天人共愤,末将愿附大人骥尾,前去征讨鞑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