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八章捉襟见肘(2 / 2)

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急忙出列,微微躬身,恭谨禀道:“杨大人如今正在重庆,坐镇主持围剿逆贼张献忠之事,西北骁将贺人龙,左良玉正率领精兵,连夜追剿逆贼张献忠,张贼连战连败,一路逃窜,不敢与我军交手,其覆灭之日,指日可待,请皇上放心。”

崇祯皇帝微微颔首,表示满意,随即他又问道:“对了,那个叫做什么闯王的,可曾抓获?”崇祯对闯王这个名头的印象很深,因为凤阳的帝陵,便曾被前任闯王高迎祥率军破坏过,原本以为孙传庭拿下高迎祥,这伙流贼就该烟消云散了,却没想到这伙流贼死灰复燃,居然又拥立起了一个新的闯王。

“皇上说的可是自称闯王的李自成?据四川巡抚邵捷春的文书,李自成所部贼匪已被我军剿灭一空,如今邵大人正在调兵遣将,四处抓捕四散逃逸的流贼,臣以为,李自成就擒之日,亦是不远。”陈新甲小心翼翼地回答说道。

崇祯皇帝听了,脸上露出欢喜之色,道:“李闯,张献忠此二人,乃是流贼中最凶悍者,此二人若除,则流贼可定,天下太平,杨文弱,邵捷春剿匪有功,将来功成归来之日,朕是要重重封赏他们的。”

扭头望向户部尚书李待问,崇祯开口问道:“李尚书,朕让你准备的兵饷,可曾备好?”

听了崇祯皇帝的话,李待问身子一滞,他脸上的皱纹看上去似是更深了,他微微低下了花白的头颅,皱眉说道:“皇上,江南的税银因受黄河水患影响,至今还在路上,迟迟未至京师,户部如今拿不出银子,老臣也没有办法。”

“没有办法?”崇祯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有些尖利起来,“朕命你为户部尚书,筹备兵饷是你的职责所在,而今你跟朕说拿不出银子?你这户部尚书,可是称职?”

崇祯这话,说的就没有道理了,户部尚书也是普通人,也不会无中生有地变出银子,这话若是别人说,李待问有一千种话语能给他反驳回去,但是这话出自崇祯皇上口中,虽然受了委屈,但李待问可不敢轻易驳斥皇上。

于是李待问就那么低头站着,又是着急,又是生气,他只觉得脑袋一阵阵地嗡嗡作响,恨不得自己就此晕了过去,从此便远离摆脱给他带来无尽痛苦的这一切。

崇祯皇帝发了一会脾气,慢慢地也冷静了下来,他眼珠转了转,便问道:“李尚书,户部不是有一笔常平银么?救援锦州的大军马上就要出征,没有饷银,士卒如何作战打仗?这样吧,李尚书,先用常平银,把士卒们的兵饷发下去,待到江南的税银解到京师,再补上常平银的缺口。”

此时此刻,崇祯突然想起了赵无忌答应他的五十万两银子,只是通商口岸便是开通,也不能马上见效,拿到这笔银子,最快也要在一年以后了。

想到这里,崇祯禁不住叹了一口气,像赵无忌这样不但从来不跟朝廷伸手要钱,反而还能源源不断地给朝廷献上银子的能臣,实在是太少了。

崇祯很想让赵无忌来做户部侍郎,辅佐李待问,他相信,以赵无忌的才干,数年之内,必能把户部管理的井井有条,并把户部的财政缺口一一填平。

只不过此事他也只能想想罢了,赵无忌不知为何,无论如何也不肯入京为官,在他眼中,好像就连那蛮荒之地的广西,都要比京师好上三分,对于这位能臣的想法,崇祯一直以来,总是捉摸不透。

若是再多几个赵无忌这样的能臣就好了,只要户部能出一个赵无忌,朕如今又何必为这些俗物发愁?

崇祯一面在心中暗自想着,一面抬头望向李尚书,说道:“就如此办罢,如何?”

“这,”李待问迟疑了一下,只得硬着头皮说道:“启禀皇上,朝中众多臣子,文武百官本月的俸禄已经拖了十余日,尚未发放,臣原本打算动用常平银,先给百官发放本月的俸禄,只是还未来得及请示皇上。”

“李尚书,你怎么这么糊涂!”崇祯的脸上再度露出怒色,

“所谓事有轻重缓急,锦州之战,敌寇围城,亟待救援刻不容缓,俸禄晚发放几日,又算得了什么?只要江南的税银解到,立刻便给他们发放俸禄!

此事便按朕的意思办,李尚书,你先把常平银拿出来,给士卒们发下饷银,至于朝中百官,你告诉他们,本月的俸禄,留待下月一并发放,朕的信用,他们还信不过么?”崇祯想了想,很快便做出了决定。

李待问叹了口气,怔了怔之后,只得躬身说道:“臣,遵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