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六章惊变(1 / 2)

听到黄道周的呵斥,三人顿时便是身子一软,几乎瘫到了地上,又开始拼命地给黄道周磕头,赌咒发誓说自己等人绝对是真心投降。

“哼哼,早不降,晚不降,本官刚刚带领援军来到严关,眼见破关无望,你们就来投降,这其中岂不是有诈?”黄道周厉声说道。

为首汉子再度抬起磕得头破血流的脑袋,睁着眼睛望向黄道周,说道:“我家袁首领虽然是个粗人,却也听说过黄大人是个品德高洁,为人正直的正人君子,一向言而有信,这才胆敢向大人投降,若是换了其他守将,我家首领还不肯降呢。”

黄道周听了,脸上神色稍缓,他眯着眼睛狐疑地盯了三人半晌,这才背过手去,冷哼一声:“算你家头领,还有三分眼色!”

“我家首领说了,为了让大人相信我等是真心投降,他愿意先解除手下的武装,将兵器铠甲都交给大人,让大人放心之后,再受理我等的投降。”

“哦?”黄道周听了,顿时便有些意动。

黄道周捻着胡子思忖片刻后,便吩咐手下士卒将这三人暂时收押起来。

回顾左右宋迈,胡彬二将,黄道周问道:“两位将军以为如何?”

大明朝廷收纳降将,早有先例并且屡屡为之,如张献忠就曾先后投降十余次之多,此外官军也有很多起义军投降过来的将领,比如后世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,原来便是李自成手下。

一方面流贼总觉得自己混得再风生水起,也是名不正言不顺,并且过得也是刀口舔血,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,是以颇有一些流贼的目的是把实力做大,而后投靠朝廷,谋划个官职出身。

另一方面朝廷这边,领兵的将领肯定是希望能不打尽量不打,毕竟打仗哪能不死人,能一团和气地将其招抚,那是最好,从朝中大臣的角度来讲,起义军里也颇有一些能征惯战的将领,将他们收服过来,用起义军去打起义军,既能分化离间他们,代价也很低,只需要付出部分兵饷和官职即可。

听到黄道周出言相问,胡彬上阵厮杀还行,碰上此事却是没了主张,只是说任凭大人吩咐,宋迈想了想,说道:“此事任凭大人做主便是,不过受降之事,非同小可,大人也要提防对方有诈。”

黄道周摸着颔下的胡子,思忖片刻便将目光投向宋迈,“我军如今尚有六千可战之兵,宋将军,本官问你,若是敌军把兵器都交出来,手无寸铁的四万叛军,可能敌得过六千官军?”

宋迈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,“若贼人手中并无兵器,末将只需两千精兵,便可杀尽这四万贼人!”

黄道周闻言,便点了点头,“既然如此,袁时中愿主动将所有兵器交出,看来此人应是当真准备投降了。”

宋迈脸上露出犹豫之色,不知该说什么好,他隐隐约约觉得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,但是又找不出贼军的破绽。

胡彬却在一旁瓮声瓮气地说道:“大人若是不确定贼军是否真心投降,索性便直接拒绝了他们也好,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大人又何必冒这个风险。”

黄道周哦了一声,扭头瞥了胡彬一眼,他想了一想,却是叹了口气,“拒降倒是简单,可是若是拒绝了他们的投降,这四万贼军,攻打不下严关,只怕便会掉头他去,我等士卒太少,又无力前去追剿;

一旦让贼军流窜到我大明的其他府县,那里的百姓,岂不就会惨遭荼毒?张献忠,李自成等流贼祸害过的地方和百姓,还少么!

而今天灾不断,乱军四起,外地满清又是虎视眈眈,鹰视狼顾,我等岂能只顾自家门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?若是能安抚住这四万贼军,多少能为皇上和杨督师那边减轻几分压力,老夫才疏学浅,别无他能,若是能因此,而为我大明挽回几分的元气,便心愿足矣!”

胡彬与宋迈对视一眼,便望向黄道周,齐齐拱手施礼,“大人高风亮节,忧国忧民,属下佩服不已!”

当日下午,黄道周与宋迈,胡彬两将商议良久,最终决定接受袁时中的投降,宋迈担心有失,自告奋勇愿率两千士卒,率先前去袁时中营寨,监督小袁营解除武装,待小袁营全部解除武装后,黄道周再率兵出城,前去受降。

三人商议良久,均觉此举稳妥非常,其中最坏的结果是袁时中诈降,但宋迈为人机警,武艺也不错,一旦他发现有什么不对便会立即出手突围,再加上城中胡彬的策应,宋迈还是有很大希望率领手下精兵从贼军阵营里冲杀出来的。

也就是说,即使发生了最坏的情况,也不过是损失掉几百士卒而已。

而若是受降成功,则可以把小袁营的四万贼军,全部转化成良民百姓,或是朝廷的士卒,又可以避免这股四万余人的贼军,前去祸害大明其他地方。

于是黄道周便把那三名贼人唤了过来,先是严词呵斥了他们一番,随后才说道同意接受小袁营投降,让他们速速回去禀报袁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