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9章 治本之路(2)(2 / 2)

无数人一觉醒来,赫然发现,驰道上,出现了大量的商队。

而这些商队的旗号,每一家都是那么的响亮!

袁氏、杨氏、张氏、田氏、郑氏,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的巨贾家族。

除了这些大贾,关中列侯勋贵们的白手套们,也是浩浩荡荡,源源不断的从驰道上赶来。

其他地方知名的大贾,亦是为数不少!

而这些人,有一个共同的特征——都是新丰工坊署的作坊主。

他们抵达鸿门县城后,旋即就进入了那个为汉军保护的赎身奴婢的临时居住处。

然后,无数人眼睁睁的看着,这些家伙,笑嘻嘻的从那里,将一批批的奴婢带出来。

然后,让这些人穿上崭新的工装,又发给他们一袋粮食,一小袋盐与油,接着在新丰县丞陈万年、新丰工商署令吏桑钧、鸿门县令龚遂,县尉解延年的见证下,这些商贾与那些赎身奴婢,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契约。

契约由三个部分组成。

第一个部分是鸿门县与被赎身奴婢之间签订。

内容也很简单,就是这些人承认,自己欠下了鸿门县赎身费用若干,并承诺愿意服从鸿门管理,听从县衙吩咐,以偿还欠下的债务、利息。

然后,鸿门县与新丰县之间签订契约,内容同样简单——两县表示,愿意在共同‘建小康、兴太平’的道路上合作,并为此展开人员、官员的交流。

然后,鸿门县表示为了帮助新丰工坊园发展,愿意向新丰工坊园输送务工人员若干。

新丰方面表示,欢迎鸿门兄弟加入太孙殿下的大家庭,并愿给鸿门父老来新丰务工创造有利条件。

然后,新丰县衙方面,就和赶来的作坊主们签订合约。

将鸿门被赎身的奴婢们,派遣至各作坊从事作坊手工生产。

而作坊主们承诺,按月给付薪酬,并承担派遣至工坊的工人的生活费用、起居住宿。

并且,他们愿意立刻支付这些人的赎身费用!

没办法!

现在新丰的工坊产业,蒸蒸日上,产品行销整个关中,并辐射至河洛、齐楚、燕赵。

每天订单接到手软,他们唯一头疼的只有一个问题——没有人手!

他们实在是太缺人手了!

哪怕是把少府的匈奴战俘都买光,他们还是缺人!

缺乏劳动力,导致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五铢钱从眼前溜走!

这简直不能忍!

于是,在听说了鸿门这里有好几千的富余劳动力后,谁还坐得住?

马上就提起家里的五铢钱,带着人跑过来了。

于是,鸿门的地主豪强,只能眼睁睁的看着,新丰来的作坊主们,三下五除二,将他们过去的奴婢、寄客、逆旅,统统带走。

便是孩子,他们也不放过。

女人,尤其是会纺织的女人,更是引发了争抢!

当,作坊主们在军队和自己的护卫保护下,带着数千鸿门人离开。

鸿门的地主豪强们瞬间坐蜡了。

因为他们差不多已经将自己家里的奴婢,连带着好不容易隐匿下来的寄客、逆旅都卖钱了。

现在,这些人兴高采烈的跟着新丰的作坊主们去新丰作坊里去了。

而他们的土地,却依然需要人耕作、打理。

于是,他们瞬间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——空有大片土地,却没有人手。

没办法,只能去找那些剩下的佃户,让这些佃户帮忙耕作。

然而农民也不是傻子。

见到这些地主们明摆着没有人手照料土地,打理耕地,谁还不会坐地起价啊?

若在过去,农民们迎来的很可能是地主豢养的打手们的棍棒。

但现在……

地主豪强们,却对这些农民的坐地起价,失去了威慑力量。

因为,那位张蚩尤,就坐镇鸿门之中,谁不要命了,敢顶着他的霉头搞事情,不怕被杀全家吗?

屋漏偏逢连夜雨!

对于鸿门的地主豪强们来说,这个八月简直是噩梦!

辛辛苦苦积累数十年的奴婢、寄客、逆旅被一扫而空,才一天,县衙方面就又发布告示,晓瑜全县,并派出大量官吏,深入地方乡亭宣讲。

告示与宣讲的内容只有一个——太孙殿下怜悯鸿门父老,故特地开恩,准许鸿门父老往新丰工坊务工。

工钱、待遇,都被列了出来!

一个成年男子,每天工钱二十到五十钱,未成年的使男也有十钱一天。

若是懂木匠、泥瓦、冶铁的工匠,则可以与作坊面议。

此外,还招聘女工,懂织造最佳,工钱甚至比男子还高,熟练的织工一日开到了六十钱的薪水。

除此之外,新丰方面还提供一日三餐。

这下子,整个鸿门的佃户都坐不住了!

他们给地主豪强们耕作,一年辛辛苦苦,才几个钱啊?

说不定还要倒欠老爷们许多!

如今,新丰务工的收入竟能有这么多?

谁还能安坐?!

加上,这个事情还有官府背书,有太孙的保证。

于是,家家户户,纷纷收拾起行囊,往县城赶去。

地主豪强们顿时慌了神,想要阻止。

然而,他们的打手刚出门,就发现道路上,出现了汉军的骑兵。

明晃晃的刀枪,吓得这些家伙连气都不敢出就缩了回去。

到了这一步,鸿门的豪强地主们发现,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!

他们现在空有土地,但就是没有给他们耕作的人了。

奴婢、逆旅、寄客,已去新丰,说不定都进了作坊了。

而剩下的佃户,也要被新丰拐跑。

从前,无往而不利的盘外招,在真正的强权面前,和泥一样——他们背后的主子,只是听到张蚩尤三个字,就已经吓得魂飞魄散。

怎么办?

成为了他们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