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0章 陈驸马舌战群儒(一更)(2 / 2)

盛唐血刃 tx程志 1627 字 22天前

陈应也是灵机一动,产生的这个想法。人需要两条腿走路,可是大唐武功赫赫,四夷臣服,正是得益于唐朝军功十二转,只要获得军功,都可以升官发财,所以这是寒门与庶族的唯一晋身途径。

同理,因为大唐对于武功的过份重视,结果大唐对于内治这一块做得却不是很好。文臣武将,都希望为朝廷开疆裂土。因为拿到军功,他们可以升官,对于他们来说,这是最大的好处。可是文官升迁的办法,那个考评太过复杂。唐朝把文散官分成二十九级,按照三年一评的原则,理论上说,从九品,想升到从一品,这需要七十二年,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。

如果像武勋官一样,每一仗可以作为一评。当然,文治无法像吏考一样,但是可以采取一年一考评的原则,而且采取的标准,将会一目了然。

一个县,有多少新增耕地,产出多少粮食,有多少新增人口,这就好比后世的gdp。不光可以考核县令长,也可以考核御史,你弹劾了多少人,治下有多少贪腐没有举报,这就是政绩。

比如三省六部九寺五监,这是唐朝二十个部级部门,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没有考评的?

陈应这么一说,李渊顿时醒悟过来。这个方法,其实并不是陈应首创,而是商鞅商君所创立的秦国二十等爵制度,秦国的二十等军爵,这可不是只有打仗才可以得到爵位,而是农民种田,只要你产出的粮食比别人多,或者工匠有什么重大的发明,医生发明什么新的药物,可以减少多少伤亡,这都是功劳。

秦爵二十等就是一个大箩筐,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套。

李渊能真为开国之君,肯定有独到之处。当发现陈应的提议,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后,李渊把原本的专门小范围的商谈,立即转变为小朝议,尚书左仆射裴寂、中书侍中陈叔达、光禄大夫、同中书门下、民部尚书萧瑀,中书侍郎宇文士及,黄门侍郎杨恭仁、殿中监、吏部侍郎封德彝,以及太子李建成全部邀请到了甘泉宫。

李建成来得最早,他还莫名奇妙,不过看到陈应在此,李建成就走到陈应跟前问道:“陈应,今年父皇有何要事要商议?”

陈应就将今天李渊叫来过来的事情,一五一十地向李建成娓娓道来。

李建成听后,略作思索,就埋怨道:“既然你有如此重大的提议,为何不去东宫与本宫商议一番?”

陈应无奈的叹了口气道:“太子殿下,臣这是赶巧了,无心之失,谁曾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。”

李建成苦笑道:“你要做好准备,这一番改制,恐怕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对。”

陈应这就感觉疑惑了,历史上大唐就是打下来庞大的领土,一直打到了里海,这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扩展最强大的时候,然而因为怛罗斯之战,一下子丢掉了三千五百里的领土,仅仅安西四镇就前后四次重建。

这个原因,除了人口,还有就是大唐对于文治的不够重视。

说穿了,就是因为大唐在国策上,太过重武,而对文官没有足够的利益。

但是,一旦把利益都倾斜给文官,他们就会像宋朝一样,文官不思进取。

陈应的想法就是中和各方面的利益,平衡各方。

然后,可以既激励武将,也激励文臣。这本是一道治世良方,怎么到会有无数人反对?

可是,当一个时辰后,所有邀请大臣奉命抵达甘泉宫,见礼之后。一个头发花白,胡子颤抖的老夫子朝着陈应开炮了:“陈驸马,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,你在这里。大放厥词,谈的可是全是利啊,是何等肺腑?”

“握草,老子躺着也中枪!”陈应看着那个老夫子有点眼生,不解的道:“足下是谁啊?”

那老夫子淡淡的道:“老夫孔颖达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