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策马奔腾刀枪利,贼人听弓心头惊……战而克……大将凛然睥睨……郑公沙场名!”
王汉之想了许久,词作才出。磕磕巴巴之下,郑智也听得个囫囵。
虽然郑智文墨并不擅长,却是眼光极为刁钻,毕竟后世能入课文的诗词,皆是千古传唱的大作。大多读起来就别具一格,又有许多都是气势雄浑的语句,亦或是感情深厚。
王汉之憋了许久憋出来一首词,实在有些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感觉,郑智听得怎么都难以入耳。
下首几个官员自然开口来赞,好坏自在人心,但是马屁却是不绝于耳。
郑智也拱手致谢。尽管诗词差了些,但是这份心意还是要领,在这大宋,为上阵之人写词的保守文人,实在不多。若不是郑智也有几分才名,还身为文官,王汉之只怕也是懒得多搭理的。即便是来救江宁的,也不过一顿酒菜,嘱咐一番,哪里还有这些节目。
不得片刻,吴用便上得楼来,又到郑智下首坐好。
郑智看得吴用一眼,吴用附耳禀道:“相公,已然谈好,明日他会到知府衙门来交货。”
郑智点了点头道:“明日便托这人把话语传出去,江宁府所有要抛售的布匹绸缎,我们都买下来。”
吴用拱手答道:“相公,我已经与那人说了,托他与周遭之人传得此言。”
郑智看着吴用连连点头,这吴用办事当真不错,便是郑智一语,吴用不需吩咐也能猜出其中深意。交代事情与这样的聪明人,实在省心省力。
吴用见郑智投来一个褒奖的眼神,又拱手来谢。心中也是极为受用,聪明人便是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聪明认可,这便是最大的成就感了。
当然有时候这聪明也要有个度,过于表露,也是祸事,如三国杨修,便是先例。
王汉之词作出来,也自有那云姑娘来弹唱。
唱罢又是夸赞,王汉之倒是非常受用,文人之文,谋士之谋。得了认可,皆是如此。
第二日大早,知府衙门人满为患,吴用也是忙得脚不着地。
大门口处,吴用一张座椅,一张条案,身边几口大箱子,箱子内都是明晃晃的钱。几个军汉守在箱子旁边。
还有不少衙门里的差人也跟这帮忙。商人越聚越多,货物堆积成山。不断往衙门府库里面搬运。
吴用一个一个接待着这些商人,昨夜那个姓邓的商人也在一旁帮忙。价格却是越压越低,压得这些商人满脸愁容。好在现钱交割,钱货两讫。
这些人拿了钱自然就回家收拾细软,带着家眷往北去避难。
反倒这个姓邓的商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,竟然一直就在吴用身边帮忙,并不急着回家收拾东西。
中午时分,稍得空闲,这姓邓的商人开口问道:“吴学究,您买了这么多货,可是已经找好了车马来运?”
吴用手中执笔,还在不断记录着今日货物的数量,听得一问,随口答道:“此时哪里有闲心运这些东西,便先寄存在衙门的府库里,以后再说。”